青年榜样

青年榜样

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年榜样 > 正文

【十佳小先生】李起航:借实干成就自我,以笃行丰盈青春

发布日期:2024-10-29 编辑:王露  核稿:何磊  终审: 刁文彬  点击:

在2020年暑假,他投身“教工之家”行知学堂与泾县“红色精神”行知学堂,并且获合肥师范学院优秀小先生殊荣,所参与的两个学堂也被评为校示范行知学堂。他参与的长三角高校大学生重走革命路专项活动不仅让所在团队荣获优秀团队称号,个人撰写的调研报告也摘得全省二等奖的佳绩。在2021年暑假,他来到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英才小学,精心策划了“红色永传承青春勇担当”的主题课程,这份坚持与付出,让他的事迹受到了多家媒体的广泛关注与报道。他就是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2024级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李起航。

持之以恒,在行动中沐浴真心

在这条以“爱满天下,知行合一”为精神指引的道路上,李起航从“教工之家”行知学堂扬帆起航,穿越到泾县的热土,再抵达六安霍邱的边陲,每一步都坚如磐石,铿锵有力,从未有一丝畏缩。

那个烈日如火的夏季,是李起航行知之旅的开始——“教工之家”行知学堂揭开序幕。虽然暑期已至,但部分教职工选择留在学校继续工作,为了减轻留守教职工的压力,年轻的小先生勇敢地承担起陪伴教职工孩童欢度暑假的使命。那是一个位于行知楼内的宽敞教室,新奇的玩具和教学用品琳琅满目,师生们的笑声如同天籁之音,在教室里回荡不息。然而,真正打动李起航的,不是高楼大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而是当他踏入泾县行知学堂的大门时,深深感受到的城乡间的差距。

“当我踏足乡村,感受到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氛围,这种差别深深地震撼了我。我开始反思,城市与乡村在教育资源和环境上的巨大差异。”他目睹了城市孩子乘坐汽车、身着潮流服饰,手玩乐高和各种时髦玩具的场景,也见证了乡村里的这群孩子身着打补丁的衣服,跋涉山川前往简陋的教室学习。生活的悬殊已是触目惊心,教育资源的差距更是深不见底。但这些乡村孩童清澈的眼神,像夜空中最闪亮的星辰,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这份纯粹的渴求化作一股无形的力量,深深打动了李起航,激励着他深耕农村教育。

前路漫漫,可李起航心怀远方,敢于追梦勇于实践。在连续参与行知学堂的岁月里,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对知识最本真的追求,都深深感染了李起航。他渴望用知识的力量凝聚信心,以行动铸就力量,让山里的孩子们通过书本窥见外面精彩的世界,用自己的双肩托起孩子们的梦想,助他们登上人生的新高峰。

逆风执炬,在挑战中砥砺前行

在行知学堂的奇妙旅途上,李起航如同一位负重的勇士,肩负着沉甸甸的使命。每当挑战横亘眼前,他的心中始终燃烧着对行知精神的无尽追求、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孩子们的深沉爱意。这份爱,起源于一位小先生全身心投入的决心,满溢在翠绿的田野和喧嚣的城市边缘,呈现在李起航精心准备的举手投足之间。

泾县行知学堂破旧的小桌前,早早地就坐满了一群天真烂漫的小朋友——他们是留守在乡村的孩子,也是在城市里辛勤工作的农民工的宝贝。他们大多数年龄尚小,不过三四年级左右。正是这些还在努力挺起小小腰板的嫩芽,组成了红色宣讲课堂的受众群体。孩子们的年幼无知让备课的难度成倍增长,李起航和他的团队不得不面临一项艰巨的任务:怎样才能将那庄严而深刻的红色精神,浅显易懂地传授给这群小孩子呢?对年幼的孩子来说,那些错综复杂的观念和理论,他们的小脑袋瓜可不太容易消化。

面对这样的难题,李起航并没有被吓退。他观看了大量针对三四年级孩子展开的课程,并搜集了心理学的相关资料进行充分准备,发现要想让看起来距离孩子们很远的红色故事走进孩子们的心里,就必须搭建起“教育的桥梁”。于是,团队成员展开了集体备课活动,结合具体主题精心打磨每一堂课,巧妙地设计教学方案。他们从孩子们的视角出发,用适合孩童年龄和兴趣的方式,让那些红色的故事和革命的精神生动起来。从党史教育到绘画唱歌,团队设计了丰富的活动。孩子们可以挥动画笔,绘制鲜艳的党旗、党徽;或是用剪刀和彩纸,巧手剪出象征革命的镰刀和锤头。还可以通过嘹亮的歌声,唱响那些激励人心的红色歌曲。

计划的一步步落实,也让李起航发现,与其单纯传授知识,不如让课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趣味盎然。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接纳红色宣讲,他组织了各式各样的户外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红色精神的洗礼。李起航的身影留在了展馆的每一个角落,他总是激情满怀地为孩子们进行讲解,用讲述孩子们喜欢的小故事的形式,一层层揭开展品背后的历史故事和红色精神。他希望能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红色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珍贵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之心和革命之志。在他的引领下,孩子们不仅在行知学堂汲取了知识的甘泉,更在心底种下了红色精神的种子。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希望,这也正是李起航在行知学堂征途中最珍贵的成就。

“困难是礁石,海水敢于进击,才能激起美丽的浪花”毕业后,李起航成为了杭州海康慧影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技术支持工程师,行知学堂的实践经历,指引他在新的职业道路上勇攀高峰、勇闯难关。(院团委学生记者:项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