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榜样

青年榜样

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年榜样 > 正文

【感动合师】王学优:宣传不息,拼搏不止

发布日期:2025-03-27 编辑:魏晓倩  核稿:何磊  终审: 刁文彬  点击:

王学优,女,中共预备党员,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2021级小学教育专业学生,2024年度“感动合师”十大青年学生之拼搏人物。曾任合师青年传媒中心2023年度秋季执行主任、院刊《合师小教》主编等重要职务。2023-2024学年度学业综测班级双第一并获国家奖学金,先后获“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等荣誉,连续三年从事校园媒体宣传工作,所撰写稿件被中国网、中国青年报、安徽新闻网等媒体报道。参与校内外志愿活动及共青团中央公益活动圆梦工程,连续两年参与行知学堂,所在学堂荣获校级“示范行知学堂”。积极参加“挑战杯”等科技学术竞赛,主持国家级大创项目1项,获省级奖项5项,校级奖项40余项,以第二作者身份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一篇。

笔下生辉,追逐校园之光

“去做采访,让大家通过我的文字去走进别人的世界,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大一时合师青年专题部“校园记者”招募的消息仿佛一束光照进王学优的心中,入选的那一刻,她仿佛置身梦想的花路,洋溢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期待。

初入合师青年专题部担任干事时,王学优对于人物稿的撰写一知半解,笔下的文字青涩稚嫩、缺乏灵魂。无数次被打回重写的稿件,丝毫没有消磨她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无数个满是批注的稿件,亦没有成为她退缩的理由。在担任副部长时,她得到了采访一位思政老师的任务。这次工作,恰成为了她在专题部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是我刚升任副部长的第一篇稿件,绝不能搞砸!”为了获得最详实、有价值的资料,她便独立联系了他曾经的老师,通过线下面谈,获得了切实丰富的资料,为稿件撰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她深刻地领悟到:想要写好一个人,不仅仅是要了解他,更是要去了解他身边的人。在一篇篇稿件的打磨下,她渐渐掌握了写好人物稿的精髓,写作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

满怀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她成为合师青年传媒中心2023年度秋季执行主任,也愈发真切地体会到:能力越大,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大。主任的工作繁重,不仅仅负责《青声》栏目的专稿,还有一系列其他工作。在兼顾这些工作的同时,校园宣传也在她的努力下有条不紊地运行:定期组织会议、反复打磨稿件、特定主题交流……

世界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拼搏的人。王学优个人撰稿合肥师范学院专题活动“一分钱早餐”在中国青年网发布。除此之外,合肥师范学院特色品牌项目“行知学堂”的相关撰稿也发表在了安徽新闻网上。王学优用自己的拼搏与坚持,将校园文化传播得更远,将校园之光普照每个学子的心中,在校园宣传一线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勤勉笃学,勇面生活挑战

凭借着不懈的努力与卓越的能力,王学优在宣传工作上已经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但她从来没有想过止步于此,“大学的模样,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选择。”不满足仅仅在校级组织上发光发热,在学习和事业上,她同样有着明确的目标。

在大学期间,王学优积极投身于各种比赛,即使没能斩获亮眼的奖项,她依旧乐此不疲,“努力未必能收获成功,但只要全力以赴,就不算辜负自己。”王学优很喜欢朗诵,但受限于先天条件,在很多与朗诵、演讲相关的比赛中,她不是很占优势。大一的时候,怀揣着对宣讲团的向往,王学优积极地参加了一个感动中国的演讲比赛。决赛时,却抽到了一个极难驾驭的人物题材。尽管她拼尽全力,最终还是错失了进入宣讲团的机会。比赛失利,让她的心情瞬间跌落到了谷底,陷入了深深的失落与沮丧中。但在短暂的失落后,她迅速调整心态,并且对下一次的挑战充满信心。“挫折也是成长,人正是要在失败和眼泪中去学会和获得一些东西”。

除了在学业上不断挑战自我,身为师范生的她,早早将目光投向了未来所从事的教育行业。“我希望自己的课堂始终充满温暖和爱”。在大三实习时,为了呈现出自己梦想的教学课堂,她常常钻研教材,查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文、视频。她将课本上的知识与视频结合起来,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课程变得生动有趣,孩子们也因此非常喜欢王老师与众不同的课堂。那些天真烂漫的笑容,绽放在每一个别出心裁的课堂上,也洋溢在王学优的心间。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作则必成。”无论经历多少失败,拼搏者始终勇立潮头。王学优将勤勉笃学视作人生态度,将每一次的挑战当成下一次成功的跳板,她始终坚守初心、永不言弃,用拼搏诠释“青春就在当下,奋斗正当时”的内涵。

不吝微芒,续航家乡文化

“人类无法孤独地行走于天地之间,世界去向何方,取决于我们如何与生命相处。”王学优在精进不休、挑战自我的路上,也深深牵挂着家乡的文化传承。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到江豚岌岌可危的生存处境,她投身到保护江豚的公益活动中。为了保证材料的真实性,她毅然决定和同伴进行实地考察。搭乘公交、渡江前行,辗转奔波,一路颠簸,终于到达铜陵淡水豚保护中心。一到目的地,她便全身心投入工作,询问饲养员、保安等相关人员对淡水豚的保护措施和繁育手段等信息。在沟通交流期间,王学优全神贯注,认真倾听每一个细节,并一一记录下来。经过长达半年的时间,她们投入全部精力,潜心研究、深入调查,最终完成了一篇《守护江豚,留住最美“微笑精灵”——铜陵淡水豚社会度保护现状调查研究》调查报告。对调查报告的内容,她反复审查和修改,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一张张展现江豚濒危环境的报告图,一组组反映社会保护的数据调查,王学优都不知疲倦地认真雕琢。最终,这份凝聚着团队心血的报告不仅获得了优秀奖项,还得到了省人大城建环资委员会的认可及可行性推荐。“虽然我们每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断散发着自己的光芒最终都会聚光成烩”。

宣传之路没有尽头,拼搏的脚步永不停歇。王学优屹立于成长的层峦山脉间,她拼搏着、努力着,乘势而上,山山巍然,自成壮观。她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当有为。青春长河中的桨从未停止挥动,我们拼搏的每一份汗水凝结成了成长的海洋,在万事万物的浪潮交替中,一切终有回潮。(院团委学生记者:汪楠、汪梦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