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榜样

青年榜样

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年榜样 > 正文

【感动合师】王立绎:真善无言 甘于奉献

发布日期:2022-04-14 编辑:王露  核稿:  点击:

本网讯 王立绎,男,共青团员,音乐学院2020级音乐学(师范)专业学习委员,2021年度“感动合师”十大青年学生之奉献人物。退伍军人,曾参加过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抗洪抢险志愿服务,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小先生”“优秀先进个人” “优秀志愿者”等荣誉。

不惧危险 抗洪抢险担力量

“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一颗无私奉献的心。”王立绎就是这样无私的英雄。

2018年6月初,王立绎还在部队,因为暴雨的原因江西九江一带发生洪灾,国家一声令下,他与他的战友们便冲在了抗洪抢险第一线。因为王立绎所在的部队离九江比较远,他和战友们坐了一整天车才到达目的地。闷热的天气使王立绎有些晕车,但他并没有退缩,下车后便投入到抗洪抢险的任务中。

王立绎负责抢险的地段是永安堤坝,因为这条堤坝在1998年被洪水冲垮过,所以抢险的难度很大也很危险。他每天淌着及腰水,一次又一次得搬着50斤重的沙袋。堤坝慢慢垒了起来,王立绎也慢慢消瘦,但他却说:“我是人民子弟兵,我要为人民办实事,即使奉献出生命我也在所不惜。”

抗洪抢险期间,有一个小区的地下车库出现管涌,若不及时制止,可能整个车库都会塌陷。他们连夜赶过去时已经是晚上十点,虽然大家已经筋疲力尽但都没有退缩,每个人都以不怕牺牲的精神投入到抢险工作中。结束时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但王立绎紧绷的弦并没有松懈,他拒绝了长时间的休息,在睡了两个小时后便又投入到工作中。他的战友们说:“他工作态度十分认真,而且他是我见过最热心的、最乐意帮助他人的人。”

每当王立绎和战友们讲起这次抗洪抢险的经历,他总说:“如果哪个地方出现洪灾,我一定还会冲上前线,为百姓的安全尽一份力。”

忘却已利 疫情防控献爱心

“有一份热就发一份光,矢志奋斗甘于奉献。”作为一个将“助人为乐”奉为人生信条的人,王立绎用他的行动完美诠释了“奉献”二字。

己亥年末,庚子年春,荆楚大地疫,染者数万计。当时的王立绎本在部队和战友们热热闹闹得过春节,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这份安逸。因为他所在的部队是防化部队,所以他们率先接到疫情防控的相关工作。他反反复复训练着如何对道路和小区进行“消杀灭”的工作,训练强度十分大但王立绎从不言苦,他只说:“能为国家和人民尽一份力我感到很荣幸。”

王立绎的日记本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奉献可以是伟大的也可以是微小的,只要能尽一份力就好。”暑假期间闲不住的王立绎心想:“我受过抗击疫情的相关训练,与其假期无所事事还不如学以所长回报社会。”于是他便报名参加了社区的防疫志愿活动。

志愿服务期间,王立绎每天都会引导大家进行疫苗注射、布置场地、检测体温以及管理相关秩序。在他的努力下,周围的许多居民都成功注射疫苗。有一次,王立绎结束了一上午的工作正要赶回家吃午饭时,有俩位奶奶前来注射疫苗,但因为她们不会操作微信实名制便在一旁不知所措得站着。王立绎发现后,立马走到她们身旁,耐心得协助俩位老人绑定好个人信息,亲自带着她们注射了疫苗。

王立绎看着越来越长的队伍,为了维持秩序又穿上了“志愿马甲”,那一抹红又走向了人群。他的家人说:“他成为志愿者之后就很少按时回家,每次看着他满脸疲倦都会很心疼,但我们以他为傲。”

乐于助人 校内奉献成榜样

王立绎离开部队回到校园时依旧不忘在部队养成的好习惯——甘于奉献。

他在班级里是一名学习委员,在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后也会去帮助班级里的其他同学。有一次班级同学觉得期末成绩不合理,可能存在误判,他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不断询问老师、重新计算成绩为同学们解惑;王立绎也组过一个英语小组,让同学们一起学习英语,从而尽最大的可能通过四六级考试。每天晚上他带领小组成员去博约楼自习教室学习英语,并把每日所需要背的单词通过图片的形式发到学习群里,并且督促同学们完成每日学习任务。他的同学王欣格说:“他是一个很有正能量的人,并且很乐意帮助别人,每次遇到什么问题我都会去找他,他每次都很有耐心地去帮助我。”

王立绎还是寝室长,在他的带领下他们的寝室十分团结,他会定期开寝室会议让大家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当别人询问他这样是否会很累时,他总会说:“会有一些累,但是牺牲一些自己的时间让寝室关系更加和睦,我认为这很值得。”他的舍友李浩说:“他在寝室中就是我们的‘大哥大’,总会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上的问题。”他在寝室中总会“顺手”帮舍友打热水、“顺手”丢垃圾袋、地板脏了也会“顺手”打扫干净。他的另一个舍友桑玉顺也说:“他是我见过最热心的、最乐意帮助他人的人。”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立绎就有着诗中那般的奉献精神,奉献也将成为他的人生信条,伴随他走过往后的岁月。(院团委学生记者:张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