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宣州,草木葱茏。今年是宣州行知学堂走过的第十年,合肥师范学院学生会的青年学子们怀着热忱与初心,走进乡村、深入社区,延续着这场关于教育帮扶、文化传承与青春成长的实践之旅。在这里,知识的种子悄然播撒,文化的根脉持续延伸,孩子们的笑脸与成长,是这个夏天最动人的风景。
非遗传承润童心,文化自信筑根基
宣州的文化底蕴,在行知学堂的课堂上愈发鲜活。“小先生”们以非遗为钥,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传统文化的大门。宣纸制作技艺传承千年,108道复杂工序通过图文展板清晰呈现,动画短片则生动讲述着宣纸从树皮到“纸寿千年”的传奇。孩子们亲手触摸宣纸,感受笔尖落纸时“墨韵万变”的奇妙,眼中满是对传统技艺的惊叹与向往。甲骨文探源课程更是别出心裁。3000年前的古老文字,在“识文、赏文、创文”的互动中焕发新生:动画里,甲骨文符号化作奔跑的鹿、展翅的鸟;手工课上,孩子们用超轻黏土捏出“日”字的圆融,用彩笔给“山”字添上绿意。古老文字与童趣创意碰撞,让文化传承有了更生动的表达。

广播操细授,运动力深植——体育课堂的成长赋能
操场上的活力,是宣州行知学堂另一道亮眼的风景。体育课堂上,“小先生”王雨森化身“动作拆解师”,从广播操的预备姿势到伸展、弯腰、跳跃,每个细节都讲解得细致入微:“扩胸时肩膀下沉,手臂打开要舒展;跳跃落地轻一点,保护膝盖很重要。”孩子们跟着口令认真模仿,一招一式虽略显稚嫩,却透着专注与认真。课程尾声,“小先生”还不忘叮嘱:“每天动一动,身体更健康。”规范的教学夯实了运动基础,也让“生命在于运动”的理念悄悄住进孩子们心里,助力他们以强健体魄拥抱成长。

德心行志齐发力,课程赋能共成长
宣州行知学堂十分注重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构建起“德、心、行、志”多维课程矩阵。“明德修身”课上,经典故事里的道理融入日常:“孔融让梨”教会谦让,“一诺千金”诠释诚信;心理认知小课堂上,“小先生”们用绘本和游戏引导孩子:“不开心是正常的,说出来就会轻松些”;“知行工坊”里,孩子们学着整理书包、种植小盆栽,在动手实践中体会“知行合一”;“启志引航”课上,通过分享榜样故事,帮孩子们驱散成长的迷茫,明确前行的方向。多样课程相互补充,让知识与品格同步生长。

亲子共学筑防线,银铃课堂护夕阳——反诈课程守平安
学堂的温暖,还延伸到了家庭与社区。针对不同群体的反诈需求,“小先生”们设计了贴心课程。亲子反诈课堂上,情景剧演绎着“假冒客服退款”“游戏充值诈骗”等常见骗局。家长和孩子围坐一起,边看边讨论:“陌生链接不能点”“验证码是密码,绝不能告诉别人”。随后的亲子答题环节,一家人并肩闯关,把反诈知识变成了全家共识,织密了家庭“防护网”。面向老年人的“银铃课堂”则更显温情。考虑到长辈们易受“保健品骗局”“虚假投资”误导,“小先生”们用方言讲案例,配着漫画手册拆解套路:“说‘稳赚不赔’的投资,多半是陷阱;免费领鸡蛋,可能是想骗您的养老钱。”他们还教长辈们记“防骗锦囊”:“遇事多跟儿女商量,转账前一定打电话问清楚。”通俗的话语、实用的技巧,为晚年生活添了层安全盾。

结业典礼诉深情,青春接力启新程
21天的时光转瞬即逝,结业典礼上,温情与不舍交织。孩子们自信地走上台,用童声唱响《奔跑》,用舞步跳出活力,用画笔展示收获。当熟悉的旋律响起,“小先生”们与孩子们并肩而站,歌声里满是祝福,挥手时难掩牵挂——这个夏天的师生情,早已刻进彼此记忆。从非遗传承到体育锻炼,从品格培养到反诈科普,合肥师范学院学生会的青年学子们以“小先生”的身份,在宣州的城乡间播撒知识与爱心。他们用行动诠释着“知行合一”,也在实践中读懂了责任与担当。

青春与宣州的相遇,不仅是教育帮扶的生动实践,更是文化传承与精神培育的温暖旅程。未来,定还会有更多青春力量接过接力棒,让行知学堂的故事继续书写,让希望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持续生长。(院团委学生记者:刘旋/文 袁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