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体育的重要论述,近年来,根据学院党政部署要求,院团委积极组织开展以“青春爱运动,健康强中国”为主题的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充分发挥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功能,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健康第一”,让青年学生动起来

学院认真落实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聚焦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大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主体地位。为落实学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建设应用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实施意见》中关于引导学生强身健体工作的部署要求,院团委将“深入开展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育素养”作为年度重点工作,专门印发《关于开展“青春爱运动,健康强中国”体育嘉年华活动的通知》,部署开展116项体育锻炼活动。召开专题部署会,充分发动各级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锻炼活动,并配合体育科学学院、教务处等单位,开展“阳光体育季”系列活动,协同健全体育育人的实践路径。新学期以来,各级团组织已累计举办“趣味篮球赛”“校园荧光夜跑”“勇者之路拔河赛”“跳绳打榜争霸赛”“羽毛球挑战赛”“‘炙’青春‘要’跑步”等体育类活动160余场次,参与学生6000余人次,并将陆续开展“学生趣味运动会”“广播体操比赛”“3V3篮球赛”“活力校园足球赛”“‘排’山倒海排球赛”“‘奔跑青春’田径赛”“ ‘羽你同行’羽毛球联赛”“韵律操比赛”“啦啦操比赛”等形式多样的体育锻炼活动。
融入“第二课堂”,让体育锻炼火起来

为进一步深化“五育并举”,学院修订印发了《大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及《实施细则》,把体育锻炼活动作为“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设置专门“第二课堂”学分,引导发动团员青年共同参与常态化体育锻炼。动员各级团组织,围绕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及弘扬体育精神等主题,组织开展主题团日活动,营造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浓厚氛围,大力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创新“第二课堂”形式,设计形式新颖活泼的活动方式,倡导运动天数打卡、跑步里程累计、健身卡路里积分、“一块走 捐步数”及“运动+公益”等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运动习惯,尽可能帮助每位学生至少培养一项体育爱好、掌握一项运动技能。2024年,学院共组织开展体育类“第二课堂”活动700余次,参与学生59000余人次;校院两级“第二课堂”活动课程表中,涵盖140余项体育类课程。
深化“三走”活动,让青春激情燃起来

为激发青年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促进青年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院团委持续开展“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课外体育锻炼活动,让“三走之约”推动青春和健康“双向奔赴”,让“处处可健身、人人都锻炼”成为青春风尚。院团委将各级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作为共青团年度考核、优秀学生会评选的重要内容,作为“三红两优”“活力社团”“感动合师”评选表彰的重要参考;此外,还围绕“体育锻炼”“运动健身”等主题,开展“我为同学办实事”项目评选。校园里,“你运动的样子,真帅”“给热爱运动的你,点个大大的赞”“运动场上 没你不行”“运动无限好,不负好青春”等横幅内容已成为青年学生共识。
实行“四级联动”,让活力校园热起来

为强化体育锻炼的覆盖面、吸引力和持续性,引导青年学生全员参与体育锻炼,院团委积极健全“校-院-班-社”四级常态化体育锻炼体系。建立长效机制,动员学生参加校、院、班赛,真正做到“院院有比赛、班班有活动、人人都锻炼”,着力构建“校级活动积极带动、院级比赛广泛推动、团支部日常发动、青年学生踊跃运动”的生动局面。注重发挥学生社团育人功能,立足社团实际和专业特色,给青年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菜单”,提高学生参与锻炼的兴趣和乐趣,将体育运动打造成青年学生时尚、健康、潮流的生活方式。此外,院团委还综合运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媒体平台,对体育锻炼活动进行多角度宣传报道,推动校园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引导青年学生真正做到“心中有阳光,身体能出汗”,积极服务“三全育人”、助力“五育并举”,为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院团委:何磊 魏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