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团委围绕《合肥师范学院2010年工作要点》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按照《共青团合肥师范学院委员会2010年工作要点》(团〔2010〕2号)的工作安排,坚持“一个中心,两项计划,三项重点”的工作思路,精心谋划,认真落实,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以感恩教育计划为载体,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10年,团委以感恩教育计划为统领,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制定了《合肥师范学院2010年大学生感恩教育计划活动方案》,从学院层面对各级团组织的单项活动进行了汇总,整合后全年共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活动200余项。
(一)积极开展基本道德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开展“诚信学子,和谐校园——诚信考试主题教育活动”、“献给母亲的歌”系列主题活动、大学生清明诗会、抗旱救灾、情系玉树、“奉献爱心,拯救生命”、毕业生与学院领导老师共植“感恩林”、感恩教育主题团日活动等,加强大学生诚信、孝顺、感恩、存爱等基本道德教育。在感恩教育主题团日活动评选中,全院共有109个团支部举办的106个单项活动参选,活动覆盖面广、参与率高。
(二)组织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以世博会、四体会等重大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专项志愿服务活动20余项,为四体会、世博会、亚运会选拔志愿者近百名,我院志愿者工作的组织管理以及志愿者的优秀素质、奉献精神、工作表现获得了四体会组委会和合肥市政府的高度肯定与好评。常规志愿工作和活动方面,“爱心三月行”志愿活动月中,以学生会、学生社团为主体,共开展活动50余项。在全国西部计划志愿者选拔中,我院共有5名志愿者入选。
(三)不断加强形式政策与理论教育。通过学习、热议总书记中农回信、总理北大讲话精神、明方书记与合师学生干部的谈话精神、积极学习实践沈浩精神、“听前辈讲过去的故事”系列主题访谈、低碳生活知识宣讲等活动载体,充分利用理论社团、校园QQ群、飞信平台、团刊等阵地,利用好网络、手机等新传媒,不断加强我院大学生形势政策与理论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教育实效。
二、以素质拓展计划为载体,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实践技能
2010年,团委按照《合肥师范学院2010年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活动方案》的项目内容和工作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开展了各项大学生素质拓展方面的活动和工作。
(一)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一年来,学院各级团组织以第十五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为阵地,组织开展了师范生基本技能竞赛、寝室文明创建、手工艺品制作、“一元”爱心基金、生态标本展、书画展、主持人大赛、校园“十佳歌手”评选、“感动合师”十大青年学生评选等各种类型活动200余项;以学生社团为载体,以学生社团活动月为阵地,第六届学生社团活动月累计开展文化科技类、理论学习类、公益实践类、青春活力类学生社团活动40余项,构建了积极健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在全省大学生社团活动月中,我院团委选拔推荐的选手和团队,获得了三银三铜的好成绩。
(二)不断推进大学生科研工作。在安徽省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我院从39件作品中选送的6份作品获得了一银一铜四优秀的好成绩,为学院赢得了“全省优秀组织奖”的殊荣;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组织开展了多场学术讲座和10多项创新实践活动。同时,为进一步规范和推进我院大学生科研工作,团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起草拟定了《合肥师范学院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合肥师范学院学生社团指导教师遴选与管理办法(试行)》、《合肥师范学院大学生各类竞赛获奖奖励办法(试行)》等一系列大学生科研管理方面制度的征求意见稿。
(三)广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今年我院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共组建国家级团队1支,省级团队28支,校级团队14支,直接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学生人数达2000余人次,集中组织的团队实践服务基地遍及合肥、蚌埠、肥西、滁州、六安、巢湖、铜陵、安庆等地的县、乡、村、街道和社区。同时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大学生生源地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也得以全面开展。大学生创业就业见习工作稳步推进,组织开展了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学生创业比赛,积极选拔、培训、推荐参加全省比赛的选手和团队,获得了一银两铜的优秀成绩,学院获“全省组织奖”。
三、以基层团建为抓手,进一步夯实服务青年、服务大局的组织保障
(一)切实增强基层团组织工作能力建设。为进一步完善团的组织和活动覆盖全体青年的工作目标,团委通过重心下移,鼓励、支持团总支尤其是团支部独立承办和创办活动,继续强化团总支和班级团支部的职能,提升班级团支部独立开展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实现团“四项职能”和“两个全体青年”的目标。基本上实现了每个团支部都独立自主地承办和创办3项以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同时,学院各级团组织基本数据库存就得到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共青团电子办公系统(OA系统)和组织管理系统得以全面推广和使用。
(二)积极做好团学骨干培养、培训工作。跨学年启动了我院第六期团学骨干培训和第三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参加培训培养的团学骨干共256人,同时选拔推荐了10名团干参加了全省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年评选优秀团干155名,优秀团员472名,推荐优秀团员、青年作党的发展对象2199名。认真做好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学生社团、《合师青年》编委会等校级学生组织的管理、指导工作,并组织专兼职团干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有力提高了团学骨干的理论水平和思维能力。
(三)进一步推进和拓宽了共青团宣传工作。工作加强了团学信息上报力度,充分利用“一报一刊一网”,全年共上传团学工作信息近300余条,向团省委、教育厅、学校上报工作信息100余条。进一步规范团员组织关系转接、团籍注册、民主评议、评优推优等常规工作的程序、标准和要求,完成了2010届毕业生的团籍注册和团籍转出手续和全部在校团员的注册和团费收缴工作;进一步畅通了信息渠道,建立健全了舆情机制,全年共召开学生座谈会10次,深入把握了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